酒店焕新新思维 —— Paul Boldy谈以数据指标创造实际价值

Paul Boldy Pragma and Benoy Head of Hospitality Futures

联系方式 Paul Boldy, Head of Hospitality Futures
paul.boldy@benoy.com

酒店翻新往往被视为表面美化工程。然而,这些外观层面的改动 —— 如新刷的油漆、翻新的浴室或大堂 —— 极少触及资产效益、宾客满意度与运营效率的深层驱动因素。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酒店翻新必须成为一项优化酒店效益的战略性重构工程。保罗・博尔迪将探讨如何通过 “数据指标驱动” 的翻新方式,为酒店翻新创造实际价值。

前瞻思考
Benoy project EAST Hotel Beijing China 5
若只需理清预算动态与投资回报驱动因素,就能为酒店翻新成功铺就清晰路径,岂不是事半功倍?

酒店翻新常被当作 “表面文章”,核心诉求无非是新刷一层漆、升级浴室或翻新大堂。这些改动虽能改善第一印象,却难以解决资产效益、宾客满意度或运营效率的深层问题。此外,预算讨论往往孤立进行,并未结合衡量成功的核心指标。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环境中,酒店翻新绝不能止步于外观美化。它应成为以运营数据、财务结果与市场定位为基础,优化酒店效益的战略性重构工程。

成功的酒店翻新项目,始于多方沟通与 “量化分析”—— 先明确工程范围(需能提升宾客体验与运营效率),再确定可实现预期投资回报(ROI)的预算。

翻新项目的各相关方往往基于不同假设开展工作,最终导致目标错位、成本超支、错失机遇,而最关键的是 “工期延误”。工期延误成本,是所有项目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隐性成本。

有一个问题值得始终思考:“若能量化‘机会成本’与‘延误成本’,你是否会换一种方式推进酒店翻新?”

我们提出的 “数据指标驱动型翻新方法论” 为此提供了解决方案。该方法跳出 “受预算限制而妥协” 的传统模式,也无需后续为压缩成本牺牲价值;相反,它通过运营与财务数据指标制定预算,在保障设计品质的同时,加快项目落地速度,释放资产的长期价值。

Benoy project EAST Hotel Beijing China 5

翻新面临的挑战

传统酒店翻新模式存在明显碎片化问题:业主关注资产价值与投资回报,运营商聚焦品牌标准与效率,设计师致力于打造 “惊艳效果”,项目团队则全力控制成本与规划施工阶段;而在项目初期易被忽视的重要相关方 —— 宾客,却在期待更智能、更可持续、更具沉浸感的体验。酒店翻新的真正挑战,并非单纯 “更新外观”,而是 “重塑效益”—— 但各相关方的诉求却鲜少能达成共识。由此产生的结果往往可预测的:

  • 预算制定脱离运营实际;
  • 大量时间浪费在反复削减成本的流程中;
  • 设计品质与宾客体验被迫妥协。

“简而言之,行业花在‘协商工程范围’上的时间,远超‘创造价值’的时间。翻新项目因成本失控、范围争议不断而声名狼藉,为了满足随意设定的预算,设计品质往往被一再削弱。”

Benoy project EAST Hotel Beijing China 8

传统上,酒店翻新多以 “资产改进计划”(Property Improvement Plan,简称 PIP)为指导。该计划的核心目的是评估资产实体状况、指出品牌合规与安全合规的缺口,并规定家具、饰面、固定设施及系统的升级要求。尽管 PIP 流程能确保资产符合品牌标准与法规要求,却未必能判断 “拟议的改进措施是否与财务效益指标相匹配”。

此外,了解酒店在 “资产周期” 中所处的阶段也至关重要 —— 这往往能解释日均房价(ADR)或入住率下降的原因,以及常见的资本支出(capex)增加的现象。深入理解资产现状,才能为翻新范围与核心目标制定合理策略。

宾客反馈也是揭示潜在问题的重要指标:无论是水压不足还是制冷效果差,宾客意见都是评估环节的关键依据。如今的酒店翻新,核心在于 “将设计与数据关联”,而最有力的数据来源其实近在眼前 —— 那就是酒店的利润表(P&L)。

方法论与创新实践

任何成功的翻新策略,都必须从酒店自身的利润表入手。利润表的每一项数据,都反映着运营效率的高低:这些指标能揭示酒店是否实现了应有的收益,是否因系统、布局或服务模式过时而限制了效益,或是哪些设施因功能不足导致收入流失。

我们可将这份初步评估作为 “翻新指南针”,据此制定路线图:优化创收空间、提升运营效率,并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如此一来,资产重组不仅能实现外观更新,更能提升运营效率、优化财务表现,为迎接未来宾客做好准备。

该方法的核心在于:通过分析翻新对 “潜在收入” 的影响,确定与预算及投资回报相匹配的数据指标。

将利润表洞察与 PIP 框架相结合,可形成一套更全面的方法论 —— 让设计改进直接对接运营实际与未来创收潜力。

具体而言,这意味着:客房翻新不只是因为 “外观陈旧”,而是宾客反馈显示 “陈旧客房拉低了日均房价”;厨房改造的合理性,需通过 “提升餐饮收入与员工生产效率” 来证明。同时,该策略可聚焦于 “对未来创收影响最大的领域”—— 无论是前厅、后勤区域,还是为符合可持续目标而升级的设备系统。

Benoy project artotel Battersea 2

我们定制的 “翻新预算分析模型”,其方法论与创新之处在于将翻新的三大驱动因素整合为一个计算核心:

  • 运营指标:如入住率、日均房价(ADR)、收入结构;
  • 投资指标:包括投资回报目标、最低收益率、投资回收期;
  • 施工阶段规划:模拟停业周期、恢复周期,确保收入不受影响。

“调整任意一项指标,模型都会实时重新计算‘可支撑预算’‘预期投资回报’‘资产增值幅度’以及‘不作为的机会成本’。此时,讨论的焦点将从‘这要花多少钱?’转变为‘运营能支撑多少投入?这能带来多少回报?’”

预算分析的实践应用

在制定翻新策略时,我们会对客房、餐饮场所、休闲空间及会议活动空间展开详细分析,为翻新后的资产建立模型,最终形成符合《酒店业统一会计制度》(USALI)标准的预测报表。这份报表能清晰呈现从日均房价(ADR)、入住率,到餐厅客位数及客均消费等关键指标,明确衡量项目成功的完整数据基准。

我们还可对利润表(P&L)进行微调,将运营效率、品牌关联度或收益贡献分析纳入考量 —— 这能帮助判断:通过调整品牌定位、运营体系或营销策略,是否能对酒店效益产生积极影响。最终输出结果将全面对比 “现状” 与 “预测情况”,涵盖资产增值幅度、不作为的机会成本、延误成本,而核心则是确保与投资指标(投资回报率 ROI、净现值 NPV、内部收益率 IRR)的对齐。

以某城市酒店为例:该酒店拥有 225 间客房,在竞争群体中表现尚可,但市场份额正逐步流失,且宾客反馈显示其品牌理念陈旧、服务水平欠佳。当资产看似 “尚能维持” 时,单纯依靠表面翻新提升收入的潜力有限,翻新的合理性也更难论证。

此时,更深入的数据分析便成为释放资产全部潜力的关键。

BENOY Hotel Investment Analysis RENOVATION REV01
Benoy project artotel Battersea 1

在上述案例中,我们制定的翻新策略不仅包含客房翻新,还根据市场客群变化调整了客房布局;同时重新规划了特色餐饮区(原餐饮区收益占比失衡,且人力成本相对过高),将其改造为 “联合办公 + 生活方式餐饮” 复合空间;此外,还针对其他低效利用空间,通过调整运营理念与服务标准,挖掘额外创收潜力。

我们对改造后新场景的额外收入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工程范围确定了预算。即便将日均房价与入住率提升的敏感性分析纳入考量,该项目仍展现出良好的投资回报前景。

翻新前,酒店外部客流量不足直接影响收益;而通过新增多功能空间增强社区互动、优化产品定位后,酒店的创收潜力得以显著提升。

此外,项目还带来了多重附加价值:酒店口碑提升,直接品牌客群贡献增加,最终推动营业净收入(NOI)增长;通过重新设计后勤支持区域,运营效率得以优化;额外的服务费收入也提高了员工士气,进而改善了宾客满意度。

清晰的预算、明确的工程范围与科学的翻新策略,最终确保项目成本低于预算,且对酒店正常运营的影响降至最低。

超越传统翻新:品牌重塑与空间适应性再利用

并非所有酒店都需要同等程度的改造干预:部分酒店只需轻度焕新即可满足宾客期待;有些则需通过深度翻新解决系统陈旧或布局低效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品牌重塑或定位调整才是顺应市场需求变化的最佳选择。

酒店定位调整通常适用于 “酒店性质不变,但市场定位转变” 的场景 —— 例如从中端品牌升级为奢华品牌或生活方式品牌,以抓住需求变化或市场细分机遇(如从商务导向转型为休闲度假或健康养生导向)

这类调整往往需要大量资本支出(capex)、设计重构与运营模式变革,而通过利润表分析与预算制定对收入进行前瞻性规划,是判断调整可行性的关键。

酒店品牌重塑则特指 “运营品牌或标识的更换”,通常需配合资产改进计划(PIP),确保资产符合新品牌标准 —— 同样,为实现升级目标制定明确预算至关重要。品牌重塑未必意味着目标客群的改变,但二者往往会同步发生。

如今,我们还看到一种趋势:将现有空间 “适应性再利用” 为酒店资产,例如将闲置办公楼或零售空间改造为酒店,为房地产资产注入新活力,实现其最高最佳用途。

Benoy project EAST Hotel Beijing China 7
Benoy project EAST Hotel Beijing China 6

对开发商与投资者而言,将零售或商业空间改造为酒店是颇具吸引力的策略 —— 尤其是在购物中心、办公楼与百货商场面临功能过时的当下。

空间适应性再利用面临一系列独特挑战,如结构与空间限制、基础设施与服务系统升级、可持续性要求、分区规划及法规合规性等,这些问题需在可行性研究与设计阶段早期就明确并解决。同样,只有清晰评估 “改造后潜在收入” 与 “改造成本” 的匹配度,才能成功确定工程范围与衡量成功的数据指标。

零售与商业办公资产多位于中央商务区(CBD)或城市次级核心区,因此酒店的需求定位(休闲、商务或生活方式)必须与场地辐射范围内的客群特征相匹配。

此外,空间规划限制要求改造项目在设计理念上具备一定灵活性,这使得此类项目更适合打造生活方式酒店或精品酒店 —— 布局上的独特之处可转化为设计亮点;反之,若改造为标准化中端或奢华酒店,则难以满足其对空间效率的严格要求。

适应性再利用能释放巨大价值:为低效商业资产注入新活力,同时在酒店供给短缺的市场中满足住宿需求。但其成功的前提是 “早期可行性分析”—— 需整合利润表效益建模(改造后空间可维持的收入水平)、包含未知风险准备金的资本支出预测,以及运营规划(确保后勤区域、动线设计与品牌标准达标)。

最终,这可能需要在 “翻新” 与 “重建” 之间做出 “最高最佳用途” 决策,而全面的可行性规划正是这一决策的核心依据。

结语

酒店翻新已不再是可选择的表面美化工程,而是提升效益、宾客满意度与资产价值的战略加速器。

若能以运营指标、财务结果与市场定位为基础开展翻新,业主与运营商便能实现可持续的价值创造。

基于预算模型制定的策略,可加快决策速度、避免价值工程中的工期延误,让设计团队聚焦于效益目标。这一过程将翻新从 “妥协驱动的工程” 转变为 “数据支撑的韧性增长策略”—— 既重视宾客反馈,又能预判健康、可持续与空间混合利用等未来趋势。

通过提出关键问题 ——“该资产需要的是新装饰、新系统、新品牌,还是全新用途?”—— 业主与运营商可确保翻新不仅能带来可衡量的投资回报与运营效率提升,还能在未来多年内保持市场相关性。

在资本效率与项目落地速度至关重要的当下,这已不只是一项预算工作,更是推动酒店定位升级与价值创造的战略加速器。

Paul Boldy Head of Hospitality Futures

若您希望深入探讨本文提及的任一观点、了解我们在酒店领域的实践经验,或仅需联系我们,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Paul沟通:paul.boldy@benoy.com。

Paul Boldy, 酒店未来发展负责人

paul.boldy@benoy.com

Paul主导Benoy贝诺全球酒店业务的战略方向,推动设计创新与宾客体验、技术整合、可持续发展及社区导向空间的深度融合。他在酒店行业拥有 20 年经验,深耕中东与非洲市场,曾为运营商、业主与开发商提供服务,涵盖可行性研究、技术与设计服务、翻新改进计划,以及各类酒店与休闲资产的运营咨询。作为行业思想领袖,保罗致力于引领企业走在酒店设计前沿,在综合体开发、品牌住宅与酒店项目中,打造重新定义奢华、功能性与体验式设计的作品。





Benoy project EAST Hotel Beijing China 5
Benoy project EAST Hotel Beijing China 8
Benoy project artotel Battersea 2
BENOY Hotel Investment Analysis RENOVATION REV01
Benoy project artotel Battersea 1
Benoy project EAST Hotel Beijing China 7
Benoy project EAST Hotel Beijing China 6
Paul Boldy Head of Hospitality Futures